制度的信息意义考察:理论与模型

被引:4
作者
许文彬
机构
[1] 厦门大学金融系
关键词
制度; 信息; 编码; 模型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本文以信息理论对制度进行了重新考察和模型化。论文认为,就信息意义上看,制度首先作为编码体系而存在,当该编码体系发展成为公共知识时,制度的群体约束性特点得到表现,当该体系进一步获得跨时性后,制度就或多或少具有了文化的特质。论文接着对该理论进行了模型化,在物物交易基本模型中,以改变交易者信息集的方式引入制度变量,从而论证了:当制度性信息趋近于公共知识时,稳定均衡总是存在;当制度性信息远离公共知识时,均衡的存在只能倚赖于一个强大且及时的惩罚机制;而当交易在群际发生时,获得好商品的激励本身就将促进制度化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哈耶克式自发制度生成论的博弈论诠释——评肖特的《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 [J].
韦森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6) :43-57+206
[2]  
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美)安德鲁·肖特(AndrewSchotter)著, 2003
[3]  
信息空间[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英)马克斯·H.布瓦索(MaxH.Boisot)著, 2000
[4]  
经济学中的制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英)马尔科姆·卢瑟福(MalcolmRutherford)著, 1999
[5]   BARTER AND MONETARY EXCHANGE UNDER PRIVATE INFORMATION [J].
WILLIAMSON, S ;
WRIGHT, R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 84 (01) :10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