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1960—2009年河西地区极端干湿事件的演变特征
被引:9
作者:
曹立国
[1
]
潘少明
[1
]
贾培宏
[1
]
卓玛兰草
[2
]
赵一飞
[1
]
张克新
[1
]
张威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河西地区;
Penman-Monteith模型;
极端干湿事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 [统计方法、整理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1960—2009年甘肃省河西地区13个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应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各气象站年和月的地表湿润指数,进行标准化后统计极端干湿事件频率。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Mann-Kendall法及Morlet小波分析对河西地区极端干湿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近50 a,河西地区极端干旱和湿润事件频率在波动变化中分别呈减少和增加趋势,其倾向率分别为-0.009次/a、0.019次/a,且2000年以后,趋势更为显著;空间变化上,区域内极端干旱事件倾向率的空间差异整体呈减小趋势,以2000—2009年的空间差异为最小。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区域极端干旱事件频率增加区与极端湿润事件频率减少区相对应,而极端干旱事件频率减少区与极端湿润事件频率增加区相对应。突变分析表明,极端干旱和湿润事件频率分别在1998年和1986年发生突变。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河西地区极端干湿事件的主要气象因子,极端干旱和湿润事件频率的主周期分别为19 a和26 a。
引用
收藏
页码:480 / 489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