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业生产培育中等农民的思考

被引:3
作者
殷海善
秦作霞
石莎
闫玄梅
机构
[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农业经济学; 土地流转; 中等农民; 规模经营;
D O I
10.13842/j.cnki.issn1671-816x.2011.11.016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首先提出了中等农民的概念,即中等农民是拥有数倍于目前家庭承包下的耕地面积,主体是中年壮年农民,主要依靠家庭劳动力,采用机械化生产,能够获得与外出非农就业相近、可以维持家庭生活支出的收入和适度规模家庭经营的农民。有别于家庭承包制下的小规模经营农民(小农)和粮食大户(农业资本家)。阐述了中等农民是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的,是农业生产需要决定的,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现实途径。借鉴国外经验,最后提出了在我国培育发展中等农民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142 / 1144+1172 +11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经济学视角: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J].
卢荣善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02) :95-100+112
[2]   山西省农村家庭承包土地流转研究 [J].
殷海善 ;
周振华 ;
杨晨 ;
白志华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 (02) :140-143
[3]   略谈韩国对农业的重视及其启示 [J].
高焕喜 .
华东经济管理, 2007, (03) :31-34
[4]   日本农业扩大经营规模的经验与启示 [J].
胡霞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03) :61-65
[5]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农民从身份到职业的转换 [J].
卢荣善 .
经济学家, 2006, (06) :64-71
[6]   关于末代农民现象的思考 [J].
殷海善 ;
石莎 ;
秦作霞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 (07) :658-66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