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报业付费墙实践对比及省思

被引:12
作者
胡泳
崔晨枫
吴佳倢
机构
[1] 不详
[2]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付费墙; 报业转型; 产品服务化; 定制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10.7 [新闻工作自动化、网络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付费墙是中外报业集团应对收入下滑、摆脱经营危机的自救尝试。在实践中,付费墙意味着制定付费规则、选定付费模式,并围绕这一规则和模式开展一系列包含采编优化、用户调研、营销促销等在内的统筹规划,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全新的媒介接收习惯。本文通过与国外相对成熟的付费墙实践进行对比后发现,中国报业囿于经验不足及体制性约束,在付费墙实践上更显坎坷。未来国内媒体的付费墙实践,宜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以专业化生产、服务化运营、市场化运作聚拢和连接受众,并以此作为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实现其在新媒体时代的逆势上扬。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35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报业转型的他国经验:自“付费墙”观察 [J].
郑晓迪 .
重庆社会科学, 2017, (04) :99-106
[2]   中国网络付费新闻的发展路径研究 [J].
苏延军 .
传媒评论, 2016, (07) :40-42
[3]   付费墙:《纽约时报》的数字化转型与美国报业的发展 [J].
陈宪奎 ;
刘玉书 .
美国研究, 2015, 29 (02) :112-131+7
[4]   “付费墙”能否拯救报业 [J].
范东升 ;
易东明 .
新闻与写作, 2014, (07) :31-36
[5]   谁能够成为构建付费墙的中国报纸 [J].
吕尚彬 .
中国报业, 2012, (23) :31-34
[6]   媒体“付费墙”经营的5P原则 [J].
陈沁蓉 ;
米源飞 .
新闻记者, 2012, (06) :50-51
[7]   温州数字报纸的“收费墙”尝试 [J].
本刊记者 .
中国记者, 2012, (06) :66-67
[8]   美国一城一报的形成以及规律分析 [J].
陈美洁 .
东方企业文化, 2010, (02) :191-191
[9]   “二八”拥抱“长尾”——解读《华尔街日报》数字化时代的微内容建构策略 [J].
王亿本 .
传媒, 2008, (03) :63-64
[10]   “一城多报”,是耶非耶?——略议我国都市报纸的重叠现象及对策 [J].
明安香 .
新闻天地, 2002, (06)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