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烃源岩在鄂尔多斯低渗透富油盆地形成中的关键作用

被引:25
作者
杨华 [1 ,2 ]
张文正 [1 ,3 ]
刘显阳 [1 ,3 ]
李善鹏 [1 ,3 ]
邵创国 [1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烃源岩; 低渗透; 成藏动力; 富烃流体; 延长组; 中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低渗透油藏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延长组各油层组,其中长6、长8、长4+5为主力油层组。储集岩热解资料显示,湖盆中部长7、长6油层组广泛分布的致密深水砂岩普遍具有良好的含油性,普遍成藏特征明显,呈现出"满凹含油"的低渗透富油盆地特征。恒速压汞、启动压力梯度和石油充注成藏试验结果显示,延长组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的喉道细小,毛细管阻力大,加之地层平缓,使得储层中油-水重力分异困难。石油运聚表现为"被动"的动力学属性,石油充注与大规模运聚成藏不仅需要较强的动力,而且富烃流体要更有利于成藏富集。大范围分布的长7优质烃源岩具有生排烃规模大、生烃增压作用十分强烈(提供石油运聚的主要动力)、高效排烃(提供大规模的富烃流体)等特征,因而可满足低渗透—致密砂岩大规模成藏富集所需的动力和油源条件,在中生界低渗透富油储层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