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烃源岩在鄂尔多斯低渗透富油盆地形成中的关键作用

被引:25
作者
杨华 [1 ,2 ]
张文正 [1 ,3 ]
刘显阳 [1 ,3 ]
李善鹏 [1 ,3 ]
邵创国 [1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烃源岩; 低渗透; 成藏动力; 富烃流体; 延长组; 中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低渗透油藏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延长组各油层组,其中长6、长8、长4+5为主力油层组。储集岩热解资料显示,湖盆中部长7、长6油层组广泛分布的致密深水砂岩普遍具有良好的含油性,普遍成藏特征明显,呈现出"满凹含油"的低渗透富油盆地特征。恒速压汞、启动压力梯度和石油充注成藏试验结果显示,延长组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的喉道细小,毛细管阻力大,加之地层平缓,使得储层中油-水重力分异困难。石油运聚表现为"被动"的动力学属性,石油充注与大规模运聚成藏不仅需要较强的动力,而且富烃流体要更有利于成藏富集。大范围分布的长7优质烃源岩具有生排烃规模大、生烃增压作用十分强烈(提供石油运聚的主要动力)、高效排烃(提供大规模的富烃流体)等特征,因而可满足低渗透—致密砂岩大规模成藏富集所需的动力和油源条件,在中生界低渗透富油储层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东部深层石油地质.[M].谯汉生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2]   不同孔喉匹配关系下的特低渗透砂岩微观孔喉特征差异 [J].
高辉 ;
敬晓锋 ;
张兰 .
石油实验地质, 2013, 35 (04) :401-406+413
[3]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分类研究 [J].
冉新权 ;
吴胜和 ;
付晶 ;
魏新善 ;
楚美娟 .
地学前缘, 2013, 20 (02) :77-85
[4]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低渗透油藏成藏期次研究 [J].
付金华 ;
柳广弟 ;
杨伟伟 ;
冯渊 ;
张雪峰 ;
程党性 .
地学前缘, 2013, 20 (02) :125-131
[5]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低渗透砂岩油藏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 [J].
杨伟伟 ;
柳广弟 ;
刘显阳 ;
冯渊 ;
独育国 ;
程党性 .
地学前缘, 2013, 20 (02) :132-139
[6]   鄂尔多斯盆地准连续型低渗透-致密砂岩大油田成藏模式 [J].
赵靖舟 ;
白玉彬 ;
曹青 ;
耳闯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6) :811-827
[7]   鄂尔多斯华庆地区低渗透岩性大油区形成与分布 [J].
杨华 ;
付金华 ;
何海清 ;
刘显阳 ;
张忠义 ;
邓秀芹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6) :641-648
[8]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低渗透岩性油藏形成规律综述 [J].
刘显阳 ;
惠潇 ;
李士祥 .
沉积学报, 2012, 30 (05) :964-974
[9]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渗透致密岩性油藏成藏机理 [J].
郭彦如 ;
刘俊榜 ;
杨华 ;
刘震 ;
付金华 ;
姚泾利 ;
徐旺林 ;
张延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4) :417-425
[10]   低渗透油藏产能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价 [J].
许建红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4 (02) :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