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北京环境考古
被引:18
作者
:
周昆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周昆叔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来源
:
第四纪研究
|
1989年
/ 01期
关键词
:
地质地貌;
孢粉分析;
环境考古;
北京市;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人类居住场所和生活方式受环境的显著影响。30,000年以来北京环境演变可分作6个阶段。旧石器晚期在干寒的环境下,古人类依洞穴而居。到新石器时代之初,气候变暖,有人类活动于山间谷地。后来,直到商、周时期,气候暖湿,人类多在山前台地上生活。到战国至西汉,气候明显变干变凉,人类向泛滥平原转移。北京的先民居住场所迁移的总趋势是,由山地而平原,由台地而低谷。农业兴起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山前二级台地上,发达于历史时期的低谷地带。北京城的兴起,地利起了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北京平原第四纪晚期花粉分析及其意义
周昆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周昆叔
严富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严富华
梁秀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梁秀龙
叶永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叶永英
[J].
地质科学,
1978,
(01)
: 57
-
64+95
[2]
北京东郊泥炭层中的动物遗骸和角制工具
贾兰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贾兰坡
李有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有恒
袁振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袁振新
卫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卫奇
[J].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7,
(02)
: 150
-
156+171
[3]
北京海淀附近的地形水道与聚落——首都都市计划中新定文化教育区的地理条件和它的发展过程
侯仁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燕京大学
侯仁之
[J].
地理学报,
1951,
(Z1)
: 1
-
20
[4]
北京气候志[M]. 北京出版社 , 北京气象局气候资料室编著, 1987
[5]
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M]. 文物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著, 1983
[6]
第三届全国第四纪学术会议论文集[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 编, 1982
←
1
→
共 6 条
[1]
北京平原第四纪晚期花粉分析及其意义
周昆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周昆叔
严富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严富华
梁秀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梁秀龙
叶永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叶永英
[J].
地质科学,
1978,
(01)
: 57
-
64+95
[2]
北京东郊泥炭层中的动物遗骸和角制工具
贾兰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贾兰坡
李有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有恒
袁振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袁振新
卫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卫奇
[J].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7,
(02)
: 150
-
156+171
[3]
北京海淀附近的地形水道与聚落——首都都市计划中新定文化教育区的地理条件和它的发展过程
侯仁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燕京大学
侯仁之
[J].
地理学报,
1951,
(Z1)
: 1
-
20
[4]
北京气候志[M]. 北京出版社 , 北京气象局气候资料室编著, 1987
[5]
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M]. 文物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著, 1983
[6]
第三届全国第四纪学术会议论文集[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 编, 198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