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治心方促血管生成作用及其对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g1蛋白表达的调节

被引:11
作者
刘小雨 [1 ]
李国菁 [2 ]
张鹏 [3 ]
王行宽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2] 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3] 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
关键词
从肝治心急性心肌梗死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ng1;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观察从肝治心方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及其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g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7/2004-01在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完成。纳入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32只。日本雄性大耳白兔18只,来航鸡白皮受精卵100只,受精1~2d。从肝治心方:由人参、柴胡、白芍、姜黄、熊胆、白芥子、九香虫共7味中药组成,北京同仁堂总店提供,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制剂室制作成散剂,配成等体积11.13,22.26,44.52g/(kg·d)混悬液灌胃。通心络胶囊由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30107;复方丹参滴丸由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021117;以上药物均临用前用生理盐水配制溶液。①大耳白兔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即按照从肝治心方临床等效用量[22.26g/(kg·d)]的0.5,1,2倍分为从肝治心方11.13,22.26,44.52g/(kg·d)剂量组、通心络组、复方丹参组、正常对照组,每组3只。制备相应含药血清,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比较观察从肝治心方对鸡胚尿囊膜模型的促血管生成作用。②32只大鼠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成2组,即从肝治心方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6只,再分别设造模后1,2周为实验终点(n=8)。于术前、术后7,14d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从肝治心方对大鼠心脏功能的药效。③在从肝治心方组与正常对照组中1,2周两个实验终点检测心脏超声后,随机选取大鼠3只,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从肝治心方对模型大鼠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g1表达的影响。结果:实验大鼠32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纳入实验鸡胚100个,成活率74.82%,7组每组随机挑选10只进入结果分析。①从肝治心方22.26g/(kg·d)剂量组一级血管数、二级血管数、总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组血管生成数目相当(P>0.05),从肝治心方11.13g/(kg·d)剂量组血管生成数目较从肝治心方22.26g/(kg·d)剂量组少(P<0.01),但优于生理盐水及不同治法的中药对照组(P<0.01);而从肝治心方44.52g/(kg·d)剂量组对一级血管生成数目的影响较小(P<0.01)。②从肝治心方22.26g/(kg·d)剂量组对超声心动图所有左心室重构指标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好转,某些指标甚至在术后14d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③从肝治心方22.26g/(kg·d)剂量组1,2周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g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上调(P<0.01)。结论:从肝治心方有较好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并能明显减弱实验性心肌梗死的左心室恶性重构,改善心脏功能,通过上调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g1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0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