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沙棘种群稳定性维持机制的探讨

被引:5
作者
徐德兵
赵粉侠
李根前
贺斌
李甜江
机构
[1] 西南林学院
关键词
中国沙棘; 稳定性; 生理整合; 觅养行为; 克隆内分工; 风险分摊;
D O I
10.13428/j.cnki.fjlk.2008.02.056
中图分类号
S793.6 [沙棘];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中国沙棘属于阳性树种,也是典型的克隆植物,因此有些学者将其视为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先锋种群,而有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它在自然状态下更新良好。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中国沙棘能够通过克隆生长所赋予的生理整合作用、觅养行为以及死亡风险分摊等特性实现资源的共享,缓解资源在时空异质性上对种群稳定性造成的压力,从而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自身的繁殖和生存有效性,能够通过平茬更新、林窗更新以及林缘扩散等途径维持种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2+170 +1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木本克隆植物中国沙棘种群数量与结构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J].
贺斌 ;
李根前 ;
李周岐 ;
李秀寨 ;
韦宇 ;
倪金碧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183-187
[2]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中国沙棘克隆生长的对比研究 [J].
贺斌 ;
李根前 ;
高海银 ;
陈文宏 ;
李贵 ;
乔旺林 ;
倪金碧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101-107
[3]   沙棘能源林建设及颗粒燃料开发技术探讨 [J].
胡建忠 ;
卢顺光 .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05, (01) :8-13
[4]   沙棘作为农村能源植物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J].
胡建忠 .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04, (04) :36-43
[5]   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两种不同分枝型匍匐茎植物的克隆内分工 [J].
陈劲松 ;
董鸣 ;
于丹 ;
刘庆 .
生态学报, 2004, (05) :920-924
[6]   沙棘平茬复壮更新技术研究 [J].
包永平 ;
王景余 ;
孙德学 ;
刘艳霞 .
防护林科技, 2004, (03) :14-20
[7]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无性系生长调节 [J].
李根前 ;
黄宝龙 ;
唐德瑞 ;
赵一庆 ;
王迪海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5) :682-686
[8]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无性系种群年龄结构动态与遗传后果研究 [J].
李根前 ;
黄宝龙 ;
唐德瑞 ;
赵一庆 ;
王迪海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3) :347-350
[9]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无性系生长格局与生物量分配 [J].
李根前 ;
黄宝龙 ;
唐德瑞 ;
赵一庆 ;
王迪海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51-55
[10]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无性系种群林缘扩散规律 [J].
李根前 ;
黄宝龙 ;
唐德瑞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