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被动吸烟的健康影响

被引:13
作者
甘德坤 [1 ]
韩京秀 [1 ]
郑素华 [2 ]
张宏伟 [3 ]
刘熹 [4 ]
房军 [1 ]
马玲 [1 ]
李永杰 [5 ]
翟桂荣 [6 ]
石英 [7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2]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4] 成都市健康教育所
[5]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6] 北京妇产医院
[7]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烟草烟污染; 肺癌; 病例-对照研究;
D O I
10.16241/j.cnki.1001-5914.2006.02.004
中图分类号
R163 [生活制度与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妇女的健康影响。方法于2002—2004年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妇女被动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孕妇被动吸烟与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关系进行研究。妇女被动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北京、上海和成都指定医院经病理诊断确诊的肺癌新发住院病例157例,以1(肺癌病例)∶2(医院对照+人群对照)配对;孕妇被动吸烟与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北京市足月分娩小于胎龄儿产妇155例,以1∶1配对。结果妇女被动吸烟显著增加发生肺癌的相对危险性(OR=2.95),在24岁以前开始被动吸烟者发生肺癌的相对危险性显著增加(OR=4.12),经常吃动物内脏(OR=1.91)、职业接触有害物(OR=3.16)、职业接触粉尘(OR=3.41)、工作场所通风不良(OR=4.02)为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危险因素。常吃蔬菜(OR=0.24)、常喝牛奶(OR=0.53)、经常服用维生素(OR=0.53)为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保护因素。趋势性χ2检验显示,随着被动吸烟指数和被动吸烟年限的增加熏肺癌的发生显著增加(P<0.001)。多因素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被动吸烟指数≥50人·年、经常吃动物内脏、职业接触粉尘、工作场所通风不良是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常吃蔬菜、经常服用维生素是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保护性因素。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孕期体重增加少、孕期被动吸烟、工作场所通风不良、配偶身高较低和孕期进行胎教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妇和配偶文化程度高、产妇孕前体重指数高、家庭总月收入高和孕期进行胎教等可能是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保护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孕前体重低(OR=2.08)、孕期体重增加少(OR=2.83)、被动吸烟(OR=3.42)及孕期饮茶(OR=2.72)、孕期及怀孕之前3个月内进行染发、烫发或焗油(OR=5.67)、配偶身高较低(OR=2.92)等因素均使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相对危险性显著增加,是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主要危险因素;产妇孕前体重指数高使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相对危险性显著降低(OR=0.41),是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保护因素。结论被动吸烟是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孕期被动吸烟是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主要危险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0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不吸烟女性肺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J].
秦怡 ;
周宝森 ;
徐肇翊 .
中国肺癌杂志, 2002, (02) :98-100
[2]   Vegetable and fruit consumption and lung cancer risk in the Netherlands Cohort Study on diet and cancer [J].
Voorrips, LE ;
Goldbohm, RA ;
Verhoeven, DTH ;
van Poppel, GAFC ;
Sturmans, F ;
Hermus, RJJ ;
van den Brandt, PA .
CANCER CAUSES & CONTROL, 2000, 11 (02) :101-115
[3]   Nutrition and lung cancer [J].
Ziegler, RG ;
Mayne, ST ;
Swanson, CA .
CANCER CAUSES & CONTROL, 1996, 7 (01) :157-177
[4]  
Passive smoking and diet in the etiology of lung cancer among non-smokets[J] . Anna Kalandidi,Klea Katsouyanni,Nelly Voropoulou,George Bastas,Rodolfo Saracci,Dimitrios Trichopoulos.Cancer Causes and Control . 1990 (1)
[5]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C]. 2010 the 5th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