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近岸海域水体和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15
作者
黄奕龙
王仰麟
张利萍
机构
[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数字城市与景观生态研究中心
关键词
近岸海域; 水体; 沉积物; 质量评价; 富营养化; 潜在生态危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0.2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采用多种方法定量评价了深圳市近岸海域水体和沉积物的环境质量,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深圳市近海水体主要受到沿岸陆源污染和海上交通污染的影响,主要超标物为无机氮(TIN)和PO4-P。(2)由于污染源空间分布的差异,西部海域水体污染较为严重,为IV级水质;而东部海域的污染较轻(除小梅沙湾口外),其水质大多达到I类标准。(3)东部海域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小于西部海域.东部海域水体大多为贫营养水体;西部海域所有监测点的水体都是过营养水体,且TIN(>PO4-P)为主要的限制性因子。(4)深圳市近海沉积物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但总体尚好,大多能达到II级标准。除了有机污染物外,沉积物还受到重金属污染。沙头角湾口以Hg和Cd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较大,而其他海域以Hg污染的潜在风险系数较大;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只有沙头角湾口和固戍近海在2002年达到强的程度,其他监测点较轻微。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深圳市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J].
黄奕龙 ;
王仰麟 ;
岳隽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5, (09) :711-715
[2]   近20年来大亚湾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J].
王友绍 ;
王肇鼎 ;
黄良民 .
热带海洋学报, 2004, (05) :85-95
[3]   深圳湾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J].
厉红梅 ;
孟海涛 .
海洋环境科学, 2004, (01) :37-40
[4]   钦州湾近20a来水环境指标的变化趋势 Ⅲ微量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其来源分析 [J].
韦蔓新 ;
何本茂 .
海洋环境科学, 2004, (01) :29-32
[5]   大亚湾海洋生物体重金属含量与变化趋势分析 [J].
杨美兰 ;
林钦 ;
王增焕 ;
周国君 .
海洋环境科学, 2004, (01) :41-43+66
[6]  
崇明东滩湿地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污染状况[J]. 康勤书,吴莹,张经,周俊丽,程和琴.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S2)
[7]   2001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 [J].
战秀文 ;
隋吉学 ;
张燕 ;
马加蕊 ;
王剑 ;
薛丽莎 .
海洋环境科学, 2002, (02) :47-49
[8]   北海市近岸海域富营养化评价 [J].
覃秋荣 ;
龙晓红 .
海洋环境科学, 2000, (02) :43-45
[9]   福建省沿岸水体与沉积物中油的分布特征 [J].
王宪 ;
张元标 ;
李凌云 ;
李文权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369-374
[10]   GIS在海湾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中的应用 [J].
赵冬至 ;
赵玲 ;
张丰收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0, (01) :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