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唆犯制度的逻辑困境及其反思

被引:2
作者
王志远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教唆犯; 共犯关系; 单纯教唆犯;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08.02.014
中图分类号
D924.11 [犯罪];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我国的教唆犯制度是以"共犯关系"为核心的,即以教唆者与被教唆者之间存在"共犯关系"为处罚教唆行为的前提,但刑法第29条第2款规定的单纯教唆犯却明显越出"共犯关系"的涵盖范围,由此引起了我国教唆犯制度的逻辑困境。此逻辑困境说明"共犯关系"作为共犯行为的统一处罚前提是值得反思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刑法适用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陈兴良著, 1999
[2]  
教唆犯研究[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魏东著, 2002
[3]  
刑法的基本立场[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张明楷著, 2002
[4]  
刑法原理[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韩忠谟著, 2002
[5]  
刑事审判参考[M]. 法律出版社 , 张军主编, 2002
[6]  
刑法概说[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日) 大塚仁, 2003
[7]  
刑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 2005
[8]  
中国刑法史[M]. 广西人民出版社 , 蔡枢衡 著, 1983
[9]  
论教唆犯[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吴振兴 著, 1986
[10]   论独立教唆犯 [J].
郝守才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05)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