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机载通信设备间的射频电磁兼容预测分析

被引:6
作者
赵翌池 [1 ]
宋祖勋 [2 ]
李恒博 [1 ]
机构
[1] 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2] 西北工业大学第研究所
关键词
电磁兼容性; 预测; 干扰余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V243.1 [航空通信设备]; TN03 [结构];
学科分类号
08 ; 0825 ; 080904 ;
摘要
由于无人机的内部空间狭小,设备安装拥挤,使得无人机系统内电磁环境相当复杂,恶劣的电磁环境导致设备间产生严重的干扰问题。因此,要保证无人机机载通信设备间的电磁兼容性,电磁兼容预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本文根据无人机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无人机机载通信设备间射频电磁兼容性预测的干扰余量分析法。通过对设备进行频率预测和幅度预测,验证这种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为分析机载通信设备间的射频电磁兼容性提供一套有效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26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2.4GHz收发系统射频前端的ADS设计与仿真 [J].
陈丽 .
现代电子技术, 2009, 32 (19) :23-26
[2]   系统EMC预测分析中的RF接收机敏感度模型 [J].
曾小军 ;
马文杰 ;
高本庆 .
无线电工程, 2005, (01) :6-8
[3]   无人机频率配置的兼容性研究 [J].
宋祖勋 ;
俞卞章 ;
叶烽 .
电波科学学报, 2001, (04) :529-533
[4]   电子系统电磁兼容预测模型研究 [J].
胡皓全,赵家升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5, (S1) :63-68
[5]  
ADS2008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实例.[M].徐兴福; 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6]  
电磁兼容导论.[M].(美) 波尔 (Paul;C.R.) ;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7]  
电磁兼容原理、设计和预测技术.[M].蔡仁钢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7,
[8]  
电磁兼容性原理及应用.[M].湖北省电磁兼容学会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
[9]  
电磁兼容原理及技术.[M].刘鹏程;邱扬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0]  
基于3G频段收发系统前端的研制.[D].杨璇.南京理工大学.200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