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小麦间作对小麦生长和锰营养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何春娥
赵秀芬
刘学军
张福锁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
[2]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北京
[4] 北京山东莱阳农学院农学系
[5] 莱阳
关键词
燕麦/小麦间作; 根系分隔方式; 锰营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根系分隔的盆栽试验,研究了燕麦小麦间作对小麦生长及其锰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不分隔处理,小麦地上部干重和植株吸锰量都高于其他两种分隔方式;而根系完全分隔处理,小麦地上部植株锰含量高于其他两种分隔方式;根系不同分隔方式对川麦28土壤DTPAMn含量几乎没有影响,小麦9023土壤DTPAMn含量则以完全分隔处理高于另外两种分隔方式。推测在该间作体系中,燕麦可能通过根系分泌物来活化土壤难溶性的锰氧化物,从而促进了小麦的生长,改善了小麦的锰营养,但因其竞争能力不如小麦而消弱了自身的生长。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试验验证。试验还发现,种植燕麦后土壤的DTPAMn含量要高于种植小麦后的土壤,而且燕麦地上部植株锰含量也比小麦高,表明燕麦活化、吸收土壤锰的能力强于小麦。不同间作组合时,小麦各项研究指标无一致的规律性,说明在促进小麦生长、改善小麦锰营养的能力方面,本试验采用的3个燕麦品种之间无明显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357 / 3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小麦//蚕豆间作中的种间氮营养差异比较研究 [J].
肖焱波 ;
李隆 ;
张福锁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04) :396-400
[2]   施锰时期对不同基因型小麦锰营养及产量的影响 [J].
刘学军 ;
曾祥忠 ;
吕世华 ;
张福锁 .
西南农业学报, 2001, (04) :39-43
[3]   小麦/大豆间作中作物种间的竞争作用和促进作用 [J].
李隆 ;
杨思存 ;
孙建好 ;
李晓林 ;
张福锁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2) :70-73
[4]   不同小麦品种(品系)耐缺锰能力的比较研究 [J].
张福锁 ;
方正 ;
吕世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03) :277-283
[5]   环境条件对不同品种小麦缺Mn的影响 [J].
吕世华 ;
张云龙 ;
刘学军 ;
张福锁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2) :159-162
[6]   小麦/玉米带田中光捕获、利用及干物质积累特点 [J].
李隆 ;
金绍龄 ;
张丽慧 ;
索东让 ;
马永泰 ;
吴国菁 ;
王平 ;
孙宁科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5) :53-59
[7]   冲积性水稻土锰素特征与小麦缺锰的土壤条件 [J].
吕世华 ;
许怡心 ;
胡思农 .
西南农业学报, 1990, (02) :87-91
[8]   温江地区石灰性土壤上小麦锰肥试验研究 [J].
胡思农 ;
华文清 ;
卢明 ;
蒋玉文 .
土壤, 1981, (03) :100-103
[9]  
The acquisition of phosphorus by Lupinus albus L[J] . W. K. Gardner,K. A. Boundy.Plant and Soil . 1983 (3)
[10]  
The acquisition of phosphorus by Lupinus albus L[J] . W. K. Gardner,D. G. Parbery,D. A. Barber.Plant and Soil . 198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