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曹晓峰 [1 ]
孙金华 [2 ]
黄艺 [2 ]
机构
[1]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水质评价方法; 景观格局指数; 水质; 滇池流域;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2.02.030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选用综合水质评价方法,对滇池流域进行水质评价。选取斑块数量(NP)、斑块密度(PD)、最大斑块指数(LPI)、最大形状指数(LSI),作为表征景观空间格局的参数,来分析流域优势斑块对水质的影响。对水质评价结果与景观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斑块数量越多、形状越不规则,有利于延缓水质状况的恶化;耕地斑块越大,越集中,本身产生的面源污染浓度就越高,而流经耕地的径流中的污染物浓度则会因大斑块的吸附过滤作用而降低;林地斑块密度越大,对污染物的截留纳污作用就越大,而斑块越大,可能产生局限性,导致未流经林地的污染物直接进入河流而影响水质。
引用
收藏
页码:364 / 3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入太湖河流武进港的区域景观格局与河流水质相关性分析[J]. 张大伟,李杨帆,孙翔,张方山,朱红兴,刘毅,张英,庄敏,朱晓东.环境科学. 2010(08)
[2]   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动态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J].
刘敏 ;
许世远 ;
侯立军 ;
欧冬妮 .
资源科学, 2010, 32 (08) :1533-1537
[3]   河流水质评价方法研究——以太湖流域为例 [J].
张涛 ;
张宁红 ;
司蔚 .
三峡环境与生态, 2010, 32 (03) :5-7
[4]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river health based on water quality, aquatic life and physical habitat[J]. MENG Wei1,2, ZHANG Nan1,2, ZHANG Yuan1, ZHENG Binghui1 1. River and Costal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enter, China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 Science, Beijing 100012, China.2.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and Sediment Sciences, College of Water Science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9(08)
[5]   几种河流水质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J].
陆卫军 ;
张涛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 34 (06) :174-176
[6]   城市土地利用异质性对湖泊水质的影响 [J].
郭青海 ;
马克明 ;
张易 .
生态学报, 2009, 29 (02) :776-787
[7]   深圳市西部库区景观格局与水质的关联特征 [J].
岳隽 ;
王仰麟 ;
李贵才 ;
吴健生 ;
谢苗苗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1) :203-207
[8]   我国河流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研究 [J].
徐祖信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482-488
[9]   典型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对水质的影响——以太湖上游浙江西苕溪流域为例 [J].
于兴修 ;
杨桂山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3) :211-217
[10]   土地利用及其格局变化的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J].
罗为检 ;
王克林 ;
刘明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02) :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