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防范主权信用评级风险的法律对策研究

被引:5
作者
彭秀坤
机构
[1] 西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主权信用评级; 主权评级风险;
D O I
10.16339/j.cnki.hdxbcjb.2016.01.021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D922.295 [涉外经济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30107 ;
摘要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凸显主权信用评级的重要价值。然而,主权评级屡次发生风险并演化为系统性风险和危机,造成重大损失。此风险一方面是由主权评级自身在金融稳定时期潜在的风险要素引起的,另一方面也是美欧当下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所导致的。因此,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尽早防范主权评级风险,我国应采取设定"本土+全球"的双评级规范、强化控制和监管国际评级机构以及减弱对主权评级的依赖等法律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3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一带一路”沿线主权风险 [J].
阎衍 ;
张英杰 ;
张婷婷 .
中国金融, 2015, (13) :55-57
[2]   亚投行的中国考量与世界意义 [J].
王达 .
东北亚论坛, 2015, 24 (03) :48-64+127
[3]   论主权信用评级中的本土偏好 [J].
周嘉 .
经济研究导刊, 2015, (03) :255-259
[4]  
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最新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孟翔韬.金融法苑. 2014(01)
[5]   主权信用评级的金融市场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实证分析 [J].
管辉 .
金融纵横, 2013, (04) :72-77
[6]   主权信用评级的是与非 [J].
齐林 .
中国新时代, 2013, (01) :68-71
[7]   评级膨胀、双评级规范的网络效应与美国信用评级霸权 [J].
黄鑫 ;
主父海英 .
区域金融研究, 2011, (03) :53-58
[8]  
全球化背景下主权信用评级对金融市场影响的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郭亚静, 2014
[9]  
金融创新背景下的信用评级及监管的法律经济学分析[M]. 法律出版社 , 高汉, 2012
[10]  
国家信用评级新论[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关建中,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