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地区二叠纪海洋生物地理区系的演化

被引:6
作者
石光荣
ArchboldNW
机构
[1]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
关键词
定量古生物地理学,生物区系演化,二叠纪,西太平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1.4,Q91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述了作者近年来对分布在西太平洋地区二叠纪5个不同时间带内的腕足动物群的多维统计分析成果.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二叠纪海相生物地理分区性受古气候带和古地理两大因素的明显控制.早二叠世早期和晚二叠世晚期,生物地理分区界线明显,易于识别.但“中二叠世”(相当于栖霞期和茅口期),由于南北出现了两个过渡生物省,即北边的中蒙生物省和南边的基墨利生物省(Cimmerian),生物区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中蒙生物省的出现表明,该地区当时可能存在联通北边北极海和南边华夏海的海道,南方基墨利过渡生物省的起源与消失,可能与气候带的迅速纬向迁移和基墨利地体群北移有关.另外,简述了定量古生物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7-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论地史上温带生物区系的识别方法 [J].
殷鸿福 .
古生物学报, 1989, (02) :162-170
[2]   安加拉古陆外围晚二叠世混生植物群特征及形成机制的讨论 [J].
张泓 .
地质论评, 1988, (04) :34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