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额济纳地区胡杨林退化原因的探讨——以“怪树林”为例

被引:5
作者
罗晓云
崔长勇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湖北武汉
[3] 湖北武汉
关键词
植被退化; 胡杨; 根群; 物种地下环境稳定层; 风蚀作用; 内蒙古额济纳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内蒙古额济纳地区"怪树林"的群落结构调查和地质环境调查发现,"怪树林"胡杨死亡的原因并不是由于普遍认为的地下水水位下降超过胡杨的耐受范围,而是由于风蚀作用破坏了胡杨的地下环境稳定层,年龄结构老化的胡杨的自我更新能力差,无法重建其地下环境稳定层,致使其根群出露地表而导致胡杨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得不到满足。提出在额济纳地区的物种保护和恢复过程中,应当加强物种地下环境稳定层的防护工作,加强防沙造林和胡杨林的保护工作,利用人工措施实现胡杨林的更新和复壮。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植物物种生存域研究 [J].
徐恒力 ;
汤梦玲 ;
马瑞 .
地球科学, 2003, (05) :551-556
[2]   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绿洲与水资源的关系 [J].
钟华平 ;
刘恒 ;
王义 ;
托娅 ;
耿雷华 ;
颜志俊 .
水科学进展, 2002, (02) :223-228
[3]   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演变的研究 [J].
陶黎 ;
张树礼 .
农村生态环境, 1999, (03) :18-20+33
[4]   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有关概念的讨论 [J].
赵成 .
甘肃地质学报, 1999, (01) :79-86
[5]   内蒙古额济纳平原植被衰败原因及治理 [J].
徐兆祥 .
干旱区研究, 1997, (03) :33-36
[6]   内蒙额济纳绿洲环境恶化的思考 [J].
张惠昌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4, (06) :48-52
[7]   甘肃武威地区几个树种根系的调查报告 [J].
马良清 .
生态学杂志, 1987, (02) :13-17
[8]  
干旱区免灌植被及其恢复[M]. 科学出版社 , 黄培〓编著, 2002
[9]  
治沙造林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治沙造林学编委会 编,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