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混凝土路面/人工湿地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的设计

被引:7
作者
吴文伶
宋中南
石云兴
罗兰
王珂
戢文占
张涛
冯建华
李艳稳
机构
[1]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技术中心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透水混凝土路面; 人工湿地; 雨水收集处理;
D O I
10.19853/j.zgjsps.1000-4602.2011.18.013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北京市顺义区李遂镇某雨水收集利用工程采用透水混凝土路面收集雨水并应用人工湿地进行雨水处理,详细介绍了透水混凝土路面、调节池、人工湿地的设计方法,并对该技术的优势、工艺流程、结构设计等进行了详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北京城区不同下垫面的雨水径流水质比较 [J].
侯立柱 ;
丁跃元 ;
冯绍元 ;
张书函 ;
陈建刚 ;
廖日红 .
中国给水排水, 2006, (23) :35-38
[2]   透水性硬化路面及铺地的应用前景 [J].
王波 .
建筑技术, 2002, (09) :659-660
[3]   暴雨径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设计的几个问题 [J].
徐丽花 ;
周琪 .
给水排水, 2001, (08) :32-34
[4]   我国缺水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探讨附视频 [J].
车武 .
中国给水排水, 1999, (03) :23-24
[5]   新型废水处理工艺——人工湿地的设计方法 [J].
诸惠昌 ;
胡纪萃 .
环境科学, 1993, (02) :39-43+94
[6]  
植物碎石床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和我的工程案例[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汪俊三, 2009
[7]  
排水工程[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孙慧修主编, 1999
[8]  
Reed,S. C.,Crites,R. W.,Middlebrooks,E. J. Natural Systems for Waste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 1995
[9]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solids in gravel-bed constructed wetlands .2 Chris C. Tanner,James P. Sukias.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