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地区不平衡性研究

被引:9
作者
张秀莲
王凯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地区不平衡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通过建立不平衡性指数测算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地区不平衡程度,可以发现: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及其地区不平衡性普遍且长期存在;将2010年度的地区不平衡性指数从低到高进行排序,排在前两位的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支出,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重要因素。排在第三位的是全社会基础设施投资,说明近年来国家加大支农力度,全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向城市倾斜的局面已经有所扭转。排在最后两位的是乡村人口和农用地面积;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主体多元化,但是不发达地区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据此,政策建议如下:构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入决策机制;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创新供给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平衡性研究 [J].
李志军 ;
刘海燕 ;
刘继生 .
地理科学, 2010, 30 (06) :839-846
[2]  
农村基础设施现状评价研究[J]. 谭啸,李慧民,樊胜军,钟兴润.陕西建筑. 2010 (05)
[3]   基础设施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研究 [J].
范九利 ;
白暴力 .
人文地理, 2004, (02) :35-38
[4]   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演进 [J].
杨军 .
经济评论, 2000, (06) :7-10+41
[5]   中国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 [J].
李泊溪 ;
刘德顺 .
管理世界, 1995, (02) :1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