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国际竞争力变化——来自亚洲新兴国家的比较

被引:9
作者
陈志昂
章丽琼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劳动力全球化; 国际竞争力; 相对劳动成本平价; 亚洲;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0.01.001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从劳动力全球化视角,根据相对劳动成本平价模型,以美国为比较基准,选择东亚4国和印度为比较对象,对1991—2008年的6国相对劳动平价、实际汇率变动和相对劳动成本变动做了系列研究。研究表明,就全时期而言,中国的实际汇率与基期相比已处于升值状态,而其他发展中国家贬值程度扩大;分时期看,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前,中国具有相对劳动成本优势。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劳动成本优势持续下降。本次金融危机后,国际竞争力继续恶化。根据研究结果,认为人民币不具升值空间,保持汇率稳定是当前的最优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基于G-PPP模型的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 [J].
方霞 ;
陈志昂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4) :57-69
[2]   新货币主义与美国金融危机——兼论危机的根源、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 [J].
刘光溪 ;
苏鹏 .
国际贸易, 2008, (11) :58-66
[3]   东亚货币竞争性均衡与人民币货币锚效应 [J].
陈志昂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04) :5-10
[4]   中国出口汇率传递率和盯市能力的实证研究 [J].
陈学彬 ;
李世刚 ;
芦东 .
经济研究, 2007, (12) :106-117
[5]   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历史变迁与冲击来源——来自“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指数测算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证据 [J].
马丹 ;
许少强 .
国际金融研究, 2006, (01) :61-66
[6]   不对称国际经济体系下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一个劳动力平价视角 [J].
方霞 ;
陈志昂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5, (12) :46-50
[7]   经济全球化与“新特里芬悖论” [J].
陈志昂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 (01)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