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植被退化的格局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32
作者
姜晔
毕晓丽
黄建辉
白永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草地退化; 敏感性; 社会经济驱动力; 载畜量; 植被类型; 锡林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草地退化是中国北方草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该文以1984和2004年草原植被群落调查数据为主要依据,以优势种、建群种和群落类型及其比例的变化作为主要指标,并与20世纪80年代的植被类型图比较,分析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地的退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布。根据流域内草地退化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5种退化类型。另外,根据近20年前后草地植被变化的实际情况,又划分了恢复和盐化两个类型。结果表明:草地退化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以锡林河为标志,总体上从上游到下游退化程度逐渐加剧,表现为浑善达克沙地进入锡林河的部分及沿河地区为重度退化,锡林浩特市以北的区域,尤其是流域的西北部,已经达到了极度退化;流域中部的白音锡勒牧场主要是中度退化;轻度退化则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流域;未退化类型多分布于锡林河的西部,锡林河中下游地区由于农田退耕、草地围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锡林浩特市以北沿锡林河植被的盐化程度较重。不同的植被类型退化程度也不同,沙地灌丛植被轻度退化比例较高,占植被的43%;羊茅(Festuca ovina)草原和榆树(Ulmus pumila)疏林沙地中度退化草地的比重较高,超过50%;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原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杂类草草甸的重度退化面积达50%以上;极度退化比例较大的有克氏针茅(S.krylovii)草原和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灌丛化草原。对于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以轻度和中度退化为主。导致不同区域和不同植被类型草地退化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从近20年的时间尺度来看,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居民点布局,以及道路等是草地退化的主要人为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还显示,仅以生物量的变化来划分草地退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该文以群落优势种和建群种来表征草地的退化类型更具有客观性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132 / 114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遥感的草原退化人为因素影响趋势分析 [J].
曹鑫 ;
辜智慧 ;
陈晋 ;
刘晋 ;
史培军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2) :268-277
[2]   放牧对草地的作用 [J].
侯扶江 ;
杨中艺 .
生态学报, 2006, (01) :244-264
[3]   内蒙古草地生产力资源和载畜量的区域尺度模式评估 [J].
李银鹏 ;
季劲钧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5) :610-616
[4]   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原因的初探 [J].
李金花 ;
潘浩文 ;
王刚 .
草业科学, 2004, (05) :49-51
[5]   锡林郭勒草地MODIS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研究 [J].
赵冰茹 ;
刘闯 ;
王晶杰 ;
陈文波 .
中国草地, 2004, (01) :2-9
[6]   锡林河流域草原群落植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沿水热梯度变化的样带研究 [J].
白永飞 ;
李凌浩 ;
王其兵 ;
张丽霞 ;
张焱 ;
陈佐忠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06) :667-673
[7]   中国典型植被类型NDVI动态变化与气温、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J].
李晓兵 ;
史培军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3) :379-382
[8]  
内蒙古典型草原草畜系统适宜放牧率的研究Ⅱ.以牧草地上现存量和净初级生产力为管理目标[J]. 汪诗平,李永宏,陈佐忠.草地学报. 1999(03)
[9]   Land cover assessment with MODIS imagery in southern African Miombo ecosystems [J].
Sedano, F ;
Gong, P ;
Ferrao, M .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5, 98 (04) :429-441
[10]   Vulnerability of the Asian typical steppe to grazing and climate change [J].
Christensen, L ;
Coughenour, MB ;
Ellis, JE ;
Chen, ZZ .
CLIMATIC CHANGE, 2004, 63 (03) :35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