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野生紫斑牡丹和四川牡丹种子萌发特性及与其致濒的关系
被引:50
作者:
景新明,郑光华,裴颜龙,洪德元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紫斑牡丹,四川牡丹,种子萌发,濒危植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6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稳定性];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野生牡丹种子一般较小,而且不同产地之间形状、大小差异较大。其萌发特性与栽培牡丹相比也有较大差异:萌发期长达半年以上,且萌发温度在10~15℃为宜,超过20℃则明显不利于生根及上胚轴生长。四个不同分布地的四川牡丹种子萌发率较一致,均在60~77%之间。三个不同产地的紫斑牡丹种子萌发率则相差甚远,分布于甘肃文县的萌发率达76%,而分布于陕西略阳和湖北神农架的萌发率则分别只有12%和4.4%,出苗率则更低。本文认为紫斑牡丹的种子特性是其在自然界处于濒危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7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