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年中国耕地生产力区域差异变化研究

被引:41
作者
方修琦 [1 ]
殷培红 [2 ,1 ]
陈烽栋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耕地生产力; 农业; 区域地理; 中国;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9.04.020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依据县域农业统计数据,以单位耕地面积的粮食产量作为衡量耕地基本生产力的指标,对比分析了19851987和20022004两个时段的耕地生产力空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过去2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耕地生产力普遍提高,在农牧交错带及其以西地区耕地生产力增加幅度尤为显著,这些地区耕地生产力的提高对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加具有重要意义;②受中国降水空间分异影响,耕地生产力的东西差异依然显著,农牧交错带耕地生产力最低;农牧交错带以东,自西北向东南耕地生产力逐渐增高,耕地生产力区内差异在20022004年已表现得不明显;农牧交错带以西,耕地生产力相对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东侧和农牧交错带;东部地区,由于北方耕地生产力增幅明显,以温度为主导的南北差异已经缩小。
引用
收藏
页码:470 / 4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21世纪初中国粮食短缺地区的空间格局和区域差异
    殷培红
    方修琦
    马玉玲
    田青
    [J]. 地理科学, 2007, (04) : 463 - 472
  • [2] 气候变暖及人类适应行为对农作物总产变化的影响——以黑龙江省1990年代水稻生产为例
    王媛
    方修琦
    田青
    云雅如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12) : 1645 - 1650
  • [3] 21世纪初我国粮食供需的新空间格局
    殷培红
    方修琦
    马玉玲
    田青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4) : 625 - 631+678
  • [4]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丁一汇
    任国玉
    石广玉
    宫鹏
    郑循华
    翟盘茂
    张德二
    赵宗慈
    王绍武
    王会军
    罗勇
    陈德亮
    高学杰
    戴晓苏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1) : 3 - 8+50
  • [5]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驱动下中国的耕地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谭永忠
    吴次芳
    王庆日
    周炼清
    严栋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5) : 727 - 734
  • [6] 陕西省耕地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陈秀端
    任志远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1) : 52 - 56
  • [7] 近20年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增产的贡献
    方修琦
    王媛
    徐锬
    云雅如
    [J]. 地理学报, 2004, (06) : 820 - 828
  • [8] 黄土丘陵沟壑区县域耕地生产力与粮食自给能力变化差异——以安塞县为例
    张秋菊
    傅伯杰
    陈利顶
    赵文武
    [J]. 资源科学, 2004, (04) : 126 - 131
  • [9] 中国耕地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省际差异研究
    李茂
    张洪业
    [J]. 资源科学, 2003, (03) : 49 - 56
  • [10] 中国耕地养育力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
    吴群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9, (02) : 38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