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线自动化的模式探讨

被引:4
作者
程红丽
机构
[1] 西安科技学院通信工程系!陕西西安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 馈线终端单元(FTU); 重合器; 分段器;
D O I
10.13800/j.cnki.xakjdxxb.2001.03.015
中图分类号
TM734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简单论述了基于重合器和分段器配合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和基于FTU的馈线自动化系统 ,对比了这两种馈线自动化方式的优缺点 ,介绍了国外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和现状 ,建议 :我国的馈线自动化应当逐步发展 ,基于重合器和分段器配合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和基于FTU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应相互结合 ,由基于重合器和分段器配合的馈线自动自动化逐步向基于FTU的馈线自动化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46 / 248+254 +2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组织 [J].
刘健 ;
倪建立 ;
徐龙斌 .
电网技术, 1998, (08) :29-32+35
[2]   银川城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J].
刘健 ;
倪建立 ;
陈源 ;
杜宇 ;
邓永辉 ;
朱正安 ;
高煜 ;
张建民 .
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8, (08) :56-60
[3]   配电系统自动化及其发展(六)──配电自动化 [J].
王明俊,刘广一,于尔铿 .
电网技术, 1996, (12) :62-65
[4]   日本配电自动化的现状 [J].
何彬 .
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0, (04) :54-60
[5]  
配电自动化系统[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刘健等编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