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城市化”还是“伪逆城市化”——基于中西方的比较研究

被引:32
作者
段学慧
机构
[1] 淮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逆城市化”; “伪逆城市化”; 户籍制度; 土地制度; 城乡一体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逆城市化"在理论和实践上来自西方发达国家,是西方国家"城市病"和城乡差距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二战"后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结果。中国目前出现的所谓"逆城市化"的现象,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异所导致的利益驱动的结果,是一种"伪逆城市化"。故而绝不能照搬西方的"逆城市化"理论研究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应当吸取西方城镇化的教训,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什么叫真正的“逆城市化” [J].
郎咸平 .
记者观察, 2012, (07) :30-31
[2]   “逆城市化”已经提前来临?——伪“逆城市化”现象调查 [J].
袁业飞 .
中华建设, 2011, (08) :18-23
[3]   “逆城市化”趋势下中国村镇的发展机遇——兼论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J].
陈伯君 .
社会科学研究, 2007, (03) :53-57
[4]   逆城市化道路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J].
袁晓玲 ;
屈聪敏 .
平原大学学报, 2005, (02) :13-15
[6]   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启示 [J].
黄小花 .
城市问题 , 1997, (06) :8-9+18
[7]   逆城市化——最发达国家人口地理中的新趋向 [J].
张善余 .
人口与经济, 1987, (02) :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