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化学指纹法鉴别长期风化的原油与船用燃料油

被引:3
作者
刘晓星 [1 ]
刘正江 [2 ]
张硕慧 [2 ]
杨洋 [1 ]
钟敏 [1 ]
机构
[1]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多维化学指纹; 油种鉴别; 原油; 船用燃料油; 长期风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基于原油和船用燃料油含有较丰富的正构烷烃、多环芳烃以及微量的金属Ni和V等特点,通过考察长期风化后的油品特征指标(正构烷烃、多环芳烃、Ni/V)的变化,建立了鉴别油种属性的多维化学指纹。实验结果显示:短期风化后原油正构烷烃的优势烃分布范围(C15~C30)比船用燃料油(C19~C28)要广,其相对含量明显高于船用燃料油。但是,长期风化后原油的优势烃分布(C17~C27)与短期风化的船用燃料油的分布(C19~C28)非常相近,仅靠GC分析手段无法识别两者;原油的荧光特征峰位于332~334 nm,其I332~334nm/I384nm介于1.4~2.2之间且受风化影响较小。而船用燃料油的荧光特征峰位于384 nm,其I332~334nm/I384nm介于0.7~1.3之间且受风化影响较大;Ni/V具有较强的抗风化性,原油的Ni/V远高于船用燃料油。以正构烷烃、荧光特征、Ni/V构成的多维化学指纹的实例应用表明,它能够克服现有方法只测某一指标作为油指纹鉴定依据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提高了对海上长期风化溢油鉴别的准确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05 / 6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海上溢油化学指纹特性的研究 [J].
刘晓星 ;
王艺 ;
曲玲 ;
公健 .
海洋环境科学, 2012, 31 (06) :855-859
[2]   油指纹快速分析辅助鉴别及油品信息可视化管理系统 [J].
孙培艳 ;
王鑫平 ;
周青 ;
季民 ;
赵玉慧 ;
李忠强 ;
苏奋振 .
海洋环境科学, 2012, (05) :729-732
[3]   短期风化对溢油组成的影响附视频 [J].
李芸 ;
李思源 ;
杨万颖 ;
谢月亮 ;
孙永革 ;
熊永强 .
海洋环境科学, 2010, (04) :516-520
[4]   水上溢油鉴别体系的研究 [J].
刘敏燕 ;
孙维维 ;
王志霞 ;
俞沅 ;
孙安森 .
海洋环境科学, 2009, 28 (03) :341-344
[5]   渤海海上原油油指纹库建设 [J].
高振会 ;
崔文林 ;
周青 ;
孙培艳 ;
王鑫平 .
海洋环境科学, 2006, (S1) :1-5
[6]   南海区平台石油的特征荧光光谱分析 [J].
何晓媛 ;
石金辉 ;
辛海虹 .
海洋环境科学, 2004, (04) :60-63
[7]  
Character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Detroit River mystery oil spill (2002)[J] . Zhendi Wang,M Fingas,P Lambert,G Zeng,C Yang,B Hollebone.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 2004 (1)
[8]  
Fingerprinting of Hydrocarbon Fuel Contaminants: Literature Review[J] . Hossein Alimi,Thomas Ertel,Bettina Schug.Environmental Forensics .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