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与“再国有化”反思

被引:20
作者
杨卫东
机构
[1] 江汉大学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国进民退; 国企本质; 再国有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目前国企改革正处于停滞不前的困惑期,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进一步探析国企改革的一些重要问题。文章结合国企改革30年实践阐述了国企改革的目标、标准与本质问题。文章分析了改革30余年国企改革前后出现过的两个目标:一是让国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的目标违背国企本质特征;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逻辑上的问题。国企改革标准大体有三种:效益标准、产权标准、程序标准;这三种标准都不能用来判断国企改革的好坏与对错;相反,可能将改革引入歧途。国有企业的本质,应该是政府调控经济与社会的工具。当前国企开始逐步扩张,重新呈现出垄断市场之势的"再国有化"浪潮。文章在"国进民退"探源的基础上,分析了"国进民退"现象的历史轨迹和原因,辨析了"国进民退"争论中的代表性观点,认为"再国有化"的根源是缺乏对国企性质与国企功能的正确认识。国企改革与发展要进一步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不能无边界的发展,不能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角。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对“国进民退”争论的深入思考 [J].
项启源 .
当代经济研究, 2011, (01) :61-66
[3]   “国进民退”的学术论争及其下一步 [J].
邓伟 .
改革, 2010, (04) :39-46
[4]   当前“国进民退”之说不能成立——兼评“国进民退”之争 [J].
卫兴华 ;
张福军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 (03) :5-11+159
[5]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与华盛顿共识的终结 [J].
常云昆 .
人文杂志, 2004, (05) :74-80
[7]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编年史[M]. 中国工人出版社 , 章迪诚, 2006
[8]  
西欧国有企业管理[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英)帕里斯(Parris,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