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压力指数研究

被引:9
作者
任宏 [1 ]
金海燕 [2 ]
向小林 [1 ]
马先睿 [1 ]
机构
[1]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2]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住房压力指数; 房价收入比; 住房痛苦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3 [房地产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5 ;
摘要
文章创设了住房压力指数,作为衡量购房者住房压力大小的指标,利用房价收入比界定了住房压力合理及不同压力程度的区间,并利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和国外中心城市的实际对住房压力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然后将住房压力指数、房价收入比和住房痛苦指数综合比较,从而验证住房压力指数的稳定性和客观性。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得出2007年各大城市住房压力普遍过大,这显示整体上中国城市住房压力畸高,政府应尽快采取一切可能之措施减轻居民的住房压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山东省粮食安全状况研究 [J].
刘笑彤 ;
蔡运龙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S1) (S1) :334-337
[2]   北京最新“住房痛苦指数”之国际比较 [J].
魏雅华 .
政府法制, 2008, (12) :28-30
[3]   建筑业项目经理的压力指数评价体系 [J].
张宏 ;
金维兴 ;
梁美容 .
建筑经济, 2008, (03) :108-110
[4]   如何度量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一) [J].
刘琳 .
中国投资, 2007, (04) :19-19
[5]   中国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研究 [J].
向肃一 ;
龙奋杰 .
城市发展研究, 2007, (02) :29-33
[6]   我对“住房痛苦指数”的几点拙见 [J].
王士荣 .
中国房地产金融, 2007, (03) :42-44
[7]   “百姓住房痛苦指数”能否引入中国房市? [J].
魏雅华 .
中外房地产导报, 2006, (10) :40-43
[8]   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评价指标比较与分析 [J].
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课题组 .
宏观经济研究, 2005, (02) :35-37
[9]   房价收入比计算方法之我见 [J].
李伟 .
浙江统计, 2004, (09) :33-34
[10]   关于房价收入比的再研究 [J].
包宗华 .
城市开发, 2003, (01)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