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湖—三道庄钼(钨)矿的成岩成矿年龄新数据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58
作者
向君峰 [1 ,2 ]
毛景文 [1 ]
裴荣富 [1 ]
叶会寿 [1 ]
王春毅 [3 ]
田志恒 [4 ]
王浩琳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3]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矿山公司
[4] 栾川龙宇钼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东秦岭; 华北地台南缘; 南泥湖; 三道庄; 锆石U-Pb年龄; Re-Os年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65 [钼];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2 ;
摘要
南泥湖—三道庄矿床是东秦岭地区最大的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研究采用LA-ICP-MS方法对南泥湖—三道庄矿区内南泥湖花岗岩体和花岗斑岩脉开展锆石U-Pb法测年,获得矿区内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45.2±1.5)146.7±1.2Ma。采集南泥湖矿区网脉状辉钼矿化样品和三道庄矿区浸染状辉钼矿化样品开展ICP-MS法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10个样品的模式年龄为(143.4±2.0)146.5±2.3Ma(加权平均年龄为145.03±0.69 Ma),等时线年龄为(146.0±1.1)Ma。表明矿区内花岗岩与矿脉的形成年龄一致,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另外,此次测年工作确认了前人曾提出的158 Ma左右岩浆-热事件的存在,还揭示出东秦岭地区在175 Ma左右曾经历过另外一次岩浆热事件。前人测得南泥湖岩体年龄与其真实的形成年龄相差较大,这是因为岩浆岩中的锆石来源不均一,而测试的锆石数量有限,采用测量数据的加权平均值不能真实地代表岩浆岩中全体锆石的年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458 / 473
页数:1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