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生态保护态度:新发现与政策启示

被引:24
作者
王昌海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保护态度; 影响因素; 保护区周边社区; 新发现; 政策启示;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4.11.008
中图分类号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近年来,如何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13年最新调研的556份保护区周边农户数据,运用Logit多元回归法,本研究分析了陕西朱鹮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农户特征及国家政策对生态保护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把农户生产行为与保护态度结合起来,设置10个保护态度等级,3个评价级别,结果显示总体样本中评价为"非常积极"、"积极"以及"不积极"的保护态度的比例分别是21%、62%以及17%。其次,农户的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口数、外出务工人数、人均水田面积以及是否有经济补偿在不同水平上对保护态度有着显著影响。与保护区内农户相比,是否有经济补偿对保护区外农户保护态度影响更为显著。最后,本研究的新发现:家庭户主的受教育年限与保护态度不成正相关(呈现N字型变化),非户主的受教育年限与保护态度等级成正相关变化。本研究也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得出了一些政策启示,特别是要建立健全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这对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至关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集体林改:林农的幸福交响曲[J]. 绿色中国. 2012(05)
[2]   穿越梦中的香巴拉 [J].
贾建新 .
绿色中国, 2012, (03) :61-63
[3]   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了发展而保护 [J].
薛达元 .
绿叶, 2011, (09) :18-25
[4]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秦岭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的反思——以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J].
王昌海 ;
温亚利 ;
时鉴 ;
胡崇德 ;
司开创 .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11, (04) :236-240
[5]   保护区周边社区对保护区的认知研究——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J].
杨建美 ;
Teri Allendorf ;
查国志 ;
杨力 ;
何俊波 ;
班鼎盈 .
经济问题探索, 2011, (05) :44-47
[6]   秦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对自然资源经济依赖度研究——以佛坪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为例 [J].
王昌海 ;
温亚利 ;
杨丽菲 .
资源科学, 2010, 32 (07) :1315-1322
[7]   自然保护区林缘社区产业发展研究——以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J].
韦惠兰 ;
谢文斌 .
林业经济, 2010, (06) :123-126
[8]   中国生物多样性资源权属特点及对保护影响分析 [J].
温亚利 ;
谢屹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 (04) :87-92
[9]   中国朱鹮就地保护与研究进展 [J].
张智 ;
丁长青 .
科技导报, 2008, (14) :48-53
[10]   中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污染 [J].
周民良 .
管理世界, 2000, (02) :10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