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氯化镍对人红细胞膜损伤机理的波谱学研究
被引: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晓
刘世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膜研究室,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
刘世杰
陈建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膜研究室,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
陈建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江泉观
高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膜研究室,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
高松
陆敬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膜研究室,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
陆敬泽
周永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膜研究室,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
周永芬
机构
:
[1]
北京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膜研究室,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
来源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
1999年
/ 01期
关键词
:
氯化镍;红细胞膜;蛋白质构象;膜流动性;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994.3 [工业毒理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为探讨镍对红细胞膜损伤作用的机理,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技术和园二色光谱技术,分别研究了氯化镍对人红细胞膜蛋白和重组于卵磷脂脂质体上band3蛋白的二级结构影响,同时采用5-脱氧不饱和硬脂酸标记的电子自旋共振技术,研究了膜脂质流动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100μmol·L-1浓度范围内,镍离子可使红细胞膜蛋白发生变性和不可逆聚合,使膜浅层脂质流动性增加;0.05,0.10,0.50mmol·L-1的镍可使band3的α-螺旋和无规卷曲含量分别有减少和增加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龙翔, 1981
←
1
→
共 1 条
[1]
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龙翔, 198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