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私法中的特征性履行理论

被引:3
作者
谢保军
孙乐鹏
机构
[1] 华东政法学院
[2] 华东政法学院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最密切联系原则; 特征性履行; 产生原因; 立法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7 [国际私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特征性履行理论是近二、三十年产生于东欧国家的一种法律选择方法,它是为克服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模糊性给法官带来较大自由裁量权所造成的法律适用的不稳定性与不可预见性等缺陷而诞生的一种理论。在各国的立法中,该理论表现为三种具体的模式,即纯粹的特征性履行模式、准特征性履行模式和混合的特征性履行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2+32 +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涉外合同中的应用 [J].
裴普 .
现代法学, 1999, (04) :111-114
[2]   国际合同法中“特性履行理论”研究 [J].
徐国建 .
法学评论, 1989, (06) :39-43
[3]  
冲突法论.[M].丁伟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
[4]  
契约冲突法论.[M].傅静坤著;.法律出版社.1999,
[5]  
走向21世纪的国际私法.[M].李双元著;.法律出版社.1999,
[6]  
国际私法新论.[M].韩德培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7]  
国际私法.[M].张仲伯主编;赵相林等撰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8]  
冲突法.[M].余先予主编;.法律出版社.1989,
[9]  
国际私法论.[M].董立坤著;.法律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