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以贵州省六盘水市市区为例

被引:2
作者
张勇荣 [1 ,2 ]
周忠发 [2 ,3 ]
马士彬 [1 ]
机构
[1] 六盘水师范学院环境与资源科学系
[2] 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3]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
关键词
山区城市; 土地利用; 空间结构; 六盘水市市区;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2.14.017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利用1990、2000、2010年3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对贵州省六盘水市市区土地利用进行监测,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指数、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和生态价值,以1 km×1 km网格为统计单元,对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中心及城乡结合部区域的多样性下降,离市中心较近的独立乡镇多样性快速上升,功能转变为城乡结合部;研究区整体土地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从市中心向外围逐渐减小,土地利用程度较高的网格逐渐连通;研究区内生态价值较低,生态环境脆弱。20年间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较大,高利用程度、低多样性、低生态效益的网格逐渐相互连通,形成大的斑块,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958 / 29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与空间扩展——以北京市海淀区和延庆县为例 [J].
陈利顶 ;
杨爽 ;
冯晓明 .
地理研究, 2008, (06) :1225-1234+1481
[2]   北京山区建设用地扩展空间分异分析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孔祥斌 ;
赵华甫 ;
陈军伟 ;
苏子友 .
地理研究, 2006, (05) :905-912
[3]   水资源约束下北京地区2004—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研究 [J].
王双 ;
何春阳 ;
潘耀忠 ;
杨明川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4) :535-544
[4]   中国西部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比分析 [J].
何书金 ;
王秀红 ;
邓祥征 ;
罗明 ;
王军 .
地理研究, 2006, (01) :79-86+185
[5]   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J].
朱会义 ;
何书金 ;
张明 .
地理研究, 2001, (06) :669-678
[6]   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组分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研究 [J].
喻红 ;
曾辉 ;
江子瀛 .
地理科学, 2001, (01) :64-69
[7]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J].
史培军 ;
陈晋 ;
潘耀忠 .
地理学报, 2000, (02) :151-160
[8]   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模型研究 [J].
庄大方 ;
刘纪远 .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2) :10-16
[9]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特征分析.[M].张树文[等]著;.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