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变化

被引:55
作者
谭吉华
毕新慧
段菁春
唐晓玲
盛国英
傅家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多环芳烃; 季节变化; 广州市;
D O I
10.13671/j.hjkxxb.2005.07.001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集广州五山、荔湾(20020612~20030631)2个采样点共112个PM10样品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2采样点全年多环芳烃浓度范围为8.11~106.26ng·m-3,呈现出夏季低冬季高的特征.PAHs化合物的相对分布也呈明显的季节变化,5~6环PAHs的比重夏季比冬季高,而3~4环PAHs的比重冬季比夏季高.冬季PAHs可分为2种模式,不同模式之间PAHs的浓度和分布特征有明显的差异.统计结果表明,广州市多环芳烃浓度变化主要受气象条件的影响,风速(当温度<20℃时)和温度(当温度>20℃时)是影响多环芳烃浓度最主要的因素.此外,本研究还表明,汽车尾气排放是广州市大气颗粒物多环芳烃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855 / 8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广州市大气中颗粒态多环芳烃(PAHs)的主要污染源
    李军
    张干
    祁士华
    刘国卿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4) : 661 - 666
  • [2] 多环芳烃(PAHs)在大气中的相分布
    毕新慧
    盛国英
    谭吉华
    唐小玲
    傅家谟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1) : 101 - 106
  • [3] 民用燃煤、焦化厂和石油沥青工业多环芳烃源成分谱的比较研究
    朱先磊
    刘维立
    卢妍妍
    朱坦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2) : 199 - 203
  • [4] 北京、东京、筑波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组成研究
    黄业茹
    狄一安
    施钧慧
    西川雅高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1, (01) : 4 - 8
  • [5] 空气颗粒物中PAHs的粒径分布与污染特征
    冯沈迎
    仝青
    阮玉英
    赵天骄
    杨芳
    王忠恩
    [J]. 内蒙古环境保护, 2000, (04) : 16 - 19+26
  • [6] 太原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污染源识别的研究
    彭林
    梁丽明
    张春梅
    [J]. 环境导报, 2000, (02) : 15 - 17
  • [7] 大港地区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分布及污染源识别的研究
    朱坦
    孙韧
    张林
    江理明
    不详
    [J]. 中国环境科学 , 1998, (04) : 2 - 5
  • [8] 空气中多环芳烃的研究现状
    朱利中
    松下秀鹤
    [J]. 环境科学进展, 1997, (05) : 19 - 30
  • [9] 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的定量分析
    成玉
    盛国英
    傅家谟
    闵育顺
    [J]. 环境化学, 1996, (04) : 360 - 365
  • [10] 我国大气污染化学研究进展
    汪安璞
    [J]. 环境科学进展, 1994, (03) : 1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