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开采沉陷农用土地质量空间变化研究

被引:53
作者
卞正富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土地利用; 土壤环境; 土地复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7 [岩石沉陷及安全措施];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提出利用土地环境条件、土壤物理特性、土壤养分因子反映矿区土地质量.通过徐州矿区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开采沉陷引起的土地环境条件、土壤物理特性、养分因子的变化规律,得出:开采沉陷后土地产生附加坡度,排灌标准明显下降,农田林网防护范围缩小,地下水位埋深相对变浅;土壤物理特性中下坡位置土壤含水率明显升高,土壤容重几乎没有变化,总孔隙度在下坡处明显变小;而土壤养分因子上坡各项指标普遍低于对照田,下坡位置要高于对照田,上、下坡的养分因子平均值与开采沉陷前没有显著差异.利用熵流指数模型分析知:开采沉陷后排灌条件差、防护林防护范围小、地下水位埋深不理想是导致开采沉陷区土地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矿山复垦土壤生产力指数的修正模型 [J].
卞正富 ;
张国良 .
土壤学报, 2000, (01) :124-130
[2]   开采沉陷对耕地土壤物理特性影响的空间变化规律 [J].
陈龙乾 ;
邓喀中 ;
赵志海 ;
许善宽 ;
柴德广 ;
郑昭峰 ;
李健民 .
煤炭学报, 1999, (06) :586-590
[3]  
矿山开采沉陷对潜水环境的影响与控制[J]. 卞正富,张国良.有色金属. 1999(01)
[4]   矿区复垦土地生产力的耗散结构模型 [J].
卞正富 ;
张国良 .
煤炭学报, 1998, (06) :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