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区3870例大肠癌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34
作者
许岸高 [1 ]
姜泊 [1 ]
钟旭辉 [2 ]
刘集鸿 [2 ]
机构
[1]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
[2] 广东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流行病学研究; 腺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34 [];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方法总结分析广州南方医院和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1985-2004年经病理确诊的3870例大肠癌的资料。结果3870例大肠癌患者中位年龄55.3岁。好发年龄为41~70岁。其中青年大肠癌(年龄≤30岁)204例,占5.3%。随年龄增长,直肠癌逐渐减少,而右半结肠癌逐渐增加。男∶女为1.42∶1。3870例共检测出3958个病灶,其中单病灶3783例(97.8%),多病灶87例(2.2%)。3958个病灶部位分别位于直肠2243例(56.7%),左半结肠717例(18.1%),右半结肠998例(25.2%)。组织学分型为:管状腺癌2943例(76.0%),乳头状腺癌256例(6.6%),黏液癌425例(11.0%),其他246例(6.4%)。青年大肠癌分化不良者占38.2%,而中年和老年大肠癌只占29.9%和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确诊时DUKES分期A、B、C和D期分别占234例(6.0%),1936例(50.0%),1310例(33.9%)和390例(10.1%),其中进展期癌(B、C、D期)共3636例,占94.0%。结论近20年间广东地区大肠癌的收治率逐渐增加,并随年龄增长,直肠癌比例逐渐减少,而右半结肠癌比例逐渐增加。半数大肠癌发生于直肠,其次为右半结肠和左半结肠。广东地区大肠癌已失去中国大肠癌既往的三大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平坦型早期大肠癌 [J].
许岸高 ;
钟旭辉 ;
姜泊 .
广东医学, 2003, (07) :684-685
[2]   大肠癌内镜早期诊断与治疗现状 [J].
许岸高 .
广东医学, 2003, (07) :677-679
[3]   35年(1964~1999年)大肠癌住院病例的动态分析 [J].
万德森 ;
陈功 ;
潘志忠 ;
马国胜 ;
刘晖 ;
卢震海 ;
周志伟 .
广东医学, 2001, (07) :557-558
[4]   粤港大肠癌流行趋势初步分析 [J].
万德森 .
中国肿瘤, 1997, (09) :21-22
[5]   中国青年大肠癌的发病特点及地理分布 [J].
张亚历 ;
聂军 ;
周杰 ;
郭文 ;
关彩平 ;
周殿元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7, (01) :12-15
[6]   广东人大肠癌危险因素的调查 [J].
孟凡和,聂军,蔡学全,白衍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94, (04) :281-283
[7]  
Colorectal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study in China[J] . Zheng Shu,Cai Shanrong.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 2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