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扶贫的精准性:农户视角的实证考察

被引:12
作者
贺立龙 [1 ]
黄科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2]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关键词
信贷扶贫; 精准性; 惠民;
D O I
10.13891/j.cnki.mer.2017.06.012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832.43 [农业信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对农户借贷活动的调研数据,选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模型,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农户的正规信贷行为和非正规信贷行为进行实证分析,以考察信贷扶贫对贫困农户识别的精准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正规信贷与非正规信贷,均难以实现对贫困农户的精准识别与有效供给,即无法更有针对性地惠及相对贫困者。信息显示与社会资本对信贷扶贫的精准性及成效有显著影响。非正规信贷在需求方的影响因素远多于正规信贷。相对贫困程度、商业活动收入占比对正规信贷供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亲戚关系"则对非正规信贷供给有显著正向影响,反映出商业信贷的"回报动机"以及非正规信贷的"人情价值"。通过鼓励贫困农户积极争取与利用正规信贷,挖掘商业信贷精准扶贫的声誉价值,强化农村诚信文化建设,引导非正规信贷资金流向发展脱贫领域,发挥政策资金信贷兜底作用,加快幸福美丽乡村的信息化建设等,提升当前信贷扶贫的精准性及成效。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4+115 +11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Does Microfinance Reduce Poverty in Bangladesh? New Evidence from Household Panel Data [J].
Imai, Katsushi S. ;
Azam, Md. Shafiul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12, 48 (05) :633-653
[2]  
扶贫模式研究.[M].吴国宝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   普惠金融助推精准扶贫调查——以青海省为例 [J].
巨丽丽 .
青海金融, 2015, (12) :41-45
[4]   新时期精准扶贫开发融资模式的实践与创新——以福建省屏南县为样本 [J].
詹东新 ;
吴滋兴 ;
张茂林 .
福建金融, 2015, (10) :35-39
[5]   信贷需求、借贷行为与农户社会网络的关联度 [J].
严太华 ;
刘志明 .
改革, 2015, (09) :151-159
[6]   少数民族地区信贷精准扶贫研究 [J].
董家丰 .
贵州民族研究, 2014, 35 (07) :154-157
[8]   农户信贷行为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部11省(区)1664户农户的调查 [J].
徐璋勇 ;
杨贺 .
中国软科学, 2014, (03) :45-56
[9]   贫困村互助资金瞄准贫困户了吗——来自全国互助资金试点的农户抽样调查证据 [J].
李金亚 ;
李秉龙 .
农业技术经济, 2013, (06) :96-105
[10]   贫困农户能有效利用扶贫型小额信贷服务吗?——对四川省仪陇县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案例分析 [J].
林万龙 ;
杨丛丛 .
中国农村经济, 2012, (02) :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