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农田表观磷平衡分析

被引:6
作者
张慧 [1 ,2 ]
高如泰 [1 ]
夏训峰 [1 ]
贾小红 [3 ]
刘树庆 [2 ]
许其功 [1 ]
姜甜甜 [1 ,2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 北京市农业局土肥站
关键词
土壤表观磷素平衡; 磷积累; 磷平衡强度; 农田;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9.05.057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农田土壤养分的积累使潜在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增加,为对农田磷素优化管理、水环境质量改善及环境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OECD土壤表观磷素平衡模型,以2001、2003、2005和2007年北京市房山区农田的磷素平衡核算框架和数据库为基础,结合GIS技术对该区域磷素平衡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肥是房山区农田养分中磷素投入最重要的来源,化肥平均磷投入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从2001年的111.34kg·hm-2增加到2007年的407.42kg·hm-2,局部地区已远超过华北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房山地区农田磷素输入总量和土壤表观磷平衡总量在2001—2007年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而磷的输出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平均磷素投入量和平衡强度以较大速率逐年递增。区域表观磷素平衡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特征,2001—2007年房山地区农田磷素盈余趋势表现为南高北低,中部和南部的磷素平衡强度一直在持续增加,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增加速度较快。磷素平衡的驱动力的变化是造成磷素平衡空间差异得直接原因,总体表现为种植业驱动型盈余>双驱动型盈余>养殖业驱动型盈余。
引用
收藏
页码:1949 / 19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农田土壤有效磷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如皋市为例 [J].
廖菁菁 ;
黄标 ;
孙维侠 ;
邹忠 ;
苏建平 ;
丁峰 ;
黄耀 .
土壤学报, 2007, (04) :620-628
[2]   中国区域土壤表观氮磷平衡清单及政策建议 [J].
陈敏鹏 ;
陈吉宁 .
环境科学, 2007, (06) :1305-1310
[3]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N, P and K Balances for Agroecosystems in China[J]. SHEN Run-Ping1,2, SUN Bo1,2 and ZHAO Qi-Guo1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 Department of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Pedosphere. 2005(03)
[4]  
土壤磷素水平和水体环境保护[J]. 鲁如坤.磷肥与复肥. 2003(01)
[5]   北京密云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现状研究 [J].
王晓燕 ;
王一峋 ;
蔡新广 ;
许谦 ;
李廷芳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2, (04) :1-3+48
[6]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J].
高祥照 ;
马文奇 ;
马常宝 ;
张福锁 ;
王运华 ;
不详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03) :242-247
[7]  
小麦-玉米轮作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中土壤磷库的变化 Ⅱ.土壤Olsen-P及各形态无机磷的动态变化[J]. 刘建玲,张福锁.应用生态学报. 2000(03)
[8]   我国南方6省农田养分平衡现状评价和动态变化研究 [J].
鲁如坤 ;
时正元 ;
施建平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0, (02) :63-67
[9]   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造成的非点源污染 [J].
吕耀 .
农业环境保护, 1998, (01) :36-40+49
[10]   大型集约化猪场猪粪尿问题研究综述及建议 [J].
李宝林 ;
王凯军 ;
申立贤 ;
贾立敏 .
农村能源, 1997, (04)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