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陇东黄绵土牧草和麦地酶活性做了4年连续研究。结果表明,酶的土层垂直分布除多酚氧化酶外,其他酶活性都随土层加深而递减,差异显著。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活性是随作物生长年限而上升,草地尿酶活性逐年下降,其他酶活性变化不一致。水热是影响裸地酶活性的主要因子,夏季酶活性高,春秋季低;苜蓿地植物代谢在酶活性季节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夏季酶活性较低,春秋季最高;红豆草和麦地部分酶变化同裸地,其他酶同苜蓿地。总之,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脱氢酶、尿酶和蛋白酶是麦地高于草地,多酚氧化酶和磷酸酶活性是草地高于麦地。表明多年生豆科牧草较小麦更能丰富土壤C、N营养和提高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