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硅对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幼苗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72
作者:
朱佳
[1
]
梁永超
[2
]
丁燕芳
[1
]
李兆君
[2
]
机构:
[1] 不详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 不详
[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硅;
低温;
冬小麦;
光合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明硅提高小麦抗寒性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水培试验,以抗寒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临麦2号,高抗和扬麦5号,低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硅处理(0、0.1和1.0mmol·L-1Si)对低温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光合作用、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加硅处理显著提高小麦体内硅含量,低温胁迫条件下,高抗品种临麦2号体内硅含量显著高于低抗品种扬麦5号;低温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的光合作用显著受到抑制,扬麦5号的下降速率要大于临麦2号。施硅能够提高低温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率(WUE);蒸腾速率(Tr)在低温胁迫条件下降低,加硅处理后蒸腾速率下降。低温胁迫条件下两个小麦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的比值下降,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施硅能减缓低温胁迫对叶绿素含量、Chla/Chlb比值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论】低温胁迫下,高抗小麦品种加硅处理后体内较高的硅含量是高抗品种较低抗品种具有更强抗寒性的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780 / 1788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