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临床研究中症状信息采集的思考

被引:18
作者
赵燕
王天芳
于春光
李志更
王庆国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号(),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号(),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号(),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号(),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号()
关键词
中医临床学; 症状和体征; 信息研究;
D O I
10.13288/j.11-2166/r.2005.12.001
中图分类号
R24 [中医临床学];
学科分类号
100502 ;
摘要
<正> 症状简称“症”,包括症状和体征,前者是患者自己感觉到的身体不适及异常变化,后者是医生检查患者身体所发现的异常征象。症状是通过四诊获得的最有价值的病情资料,是中医诊断病证的基本依据。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四诊信息采集的方法缺乏客观性指标作为判定标准。因此,在中医临床研究中,全面、客观地收集中医症状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1 中医症状信息采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医临床研究中采集症状信息以对人体的主观感觉和外部体征的诊察为主,主要依靠医生的主观经验,全凭医生经验和眼睛、手指的主观感觉。传统中医学的信息检测手段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依靠
引用
收藏
页码:883 / 88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医症状诊断的意义探析 [J].
郭小青 ;
韩丽萍 ;
不详 .
中医药学刊 , 2004, (09) :1758-1759
[2]   亚健康状态及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问诊症状比较研究 [J].
刘文兰 ;
李秀惠 ;
于玫 ;
胡建华 ;
段延萍 ;
张炎 .
四川中医, 2003, (12) :18-20
[3]   血瘀证量化诊断及病证结合研究 [J].
王阶 ;
李建生 ;
姚魁武 ;
王永霞 ;
衷敬柏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3, (01) :21-24
[4]   证候临床诊断标准规范刍议 [J].
尹必武 .
中国医药学报, 2000, (03) :6-9+81
[5]   症状诊疗的意义与内容 [J].
朱文锋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0, (01) :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