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道路与模式探索

被引:17
作者
刘志民
张松
倪浩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 南京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江苏南京
[3] 江苏南京
关键词
美国; 高等农业教育; 发展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712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与美国政府在不同时期实施的《西北部法令》、《莫里尔法案》、《哈奇法案》、《第二个莫里尔法案》、《史密斯-利弗法》等密切相关;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最初施教模式有五种:新建农工类大学、新建综合性大学农科类学院、综合性大学中新增的农科学院、综合性大学中增设的农科课程和已有的农科类院校强化高等农业教育等;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早期的农工院校大多都改名和综合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中的农科类院系已成为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施教主体。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联邦财政投入与美国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 [J].
王莹 .
中国农业教育, 2003, (05) :1-3
[2]   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J].
童芍素 .
中国高等教育, 1999, (20) :31-32
[3]   试论农业院校在近代美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J].
魏峰 .
史学集刊, 1999, (03) :46-50
[4]   美国的“赠地学院”是如何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 [J].
王岩 ;
续润华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 (03) :10-13
[5]   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奠基──南北战争后到1900年间美国高等教育的变革 [J].
贺国庆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 (01) :49-54
[6]   美国“莫雷尔法案”的颁布及其历史意义简析 [J].
续润华 ;
李建强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 (01) :55-59
[7]  
美国近代农业的发展与农业教育[J]. 韩慧.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3)
[8]   论南北战争后美国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J].
洪征嗣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5, (02) :66-71
[9]  
伊利诺大学[M]. 湖南教育出版社 , 陈家镛,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