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错鄂湖沉积旋回与古环境变迁

被引:11
作者
陈诗越 [1 ]
王苏民 [2 ]
吴艳宏 [2 ]
机构
[1]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错鄂; 第四纪; 沉积旋回; 环境演变; 西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 [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湖泊作为陆地上相对独立的自然综合体,是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和陆地水体相互作用的联接点,是区域环境的镜子。青藏高原中部从班长错至怒江分布密集的构造湖群,其东部位于印度季风区边缘的西藏那曲错鄂湖,发育有巨厚的湖泊沉积物,是研究高原环境演化的理想材料。本文对采自西藏那曲地区错鄂湖盆中心钻孔近200m、形成于2.8Ma以来的湖泊沉积物中的沉积旋回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沉积岩性、粒度和孢粉组合等,分析了该地区2.8Ma来的古地理环境演化过程。研究表明,2.8Ma来错鄂沉积物揭示了10个沉积旋回的变化和3大古环境演化阶段(2.8~2.5Ma,2.5~0.78Ma,0.78~0Ma)与8个次级环境波动过程。初步研究认为,错鄂地区的环境演化主要是由高原构造活动和气候波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总体上,大的环境演替与构造运动有关,各旋回中的次级波动则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315 / 3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西藏扎布耶盐湖30.0ka BP以来水位与古降水量变化 [J].
齐文 ;
郑绵平 .
地球学报, 2005, (01) :53-60
[2]   西藏纳木错晚更新世以来的湖泊发育 [J].
赵希涛 ;
朱大岗 ;
吴中海 ;
马志邦 .
地球学报, 2002, (04) :329-334
[3]   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潘保田 ;
赵志军 ;
宋友桂 .
第四纪研究, 2001, (05) :381-391
[4]   若尔盖盆地RM孔自生碳酸盐δ18Ο、δ13C记录所揭示的环境演化特征 [J].
吴敬禄 ;
王苏民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7, (04) :64-72
[5]   试论青藏高原的自然地带 [J].
郑度 ;
张荣祖 ;
杨勤业 .
地理学报, 1979, (01) :1-11
[6]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化[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施雅风等 主编, 1998
[7]  
Sedimentary records of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n the Sanmen Lake Basin and the Yellow River running through the Sanmenxia Gorge eastward into the sea[J] . Sumin Wang,Xihao Wu,Zhenke Zhang,Fuchu Jiang,Bin Xue,Guobang Tong,Guoqiang Tian.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 2002 (7)
[8]  
On Kunlun-Yellow River tectonic movement[J] . Zhijiu Cui,Yongqiu Wu,Gengnian Liu,Daokai Ge,Qiqing Pang,Qinghai Xu.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 1998 (6)
[9]  
Lacustrinesediments—anindicatorofhistoricalclimaticvariations———ThecaseofQinghaiLakeandDaihaiLake .2 WangSumin,LiJianren. ChineseScienceBulletin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