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特征、起因与前瞻

被引:47
作者
万广华
朱美华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全球化终结; “逆全球化”; 收入差距; 第四次技术革命; 不均等;
D O I
10.19862/j.cnki.xsyk.000004
中图分类号
F114.41 [国际经济一体化];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从根本上说,全球化的发生、发展和终结是由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全球化的收益和成本决定的。目前我们正面临的"逆全球化",其端倪很早就已经出现,正被国家间和国家内部利益的分配问题推向高潮。同时,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机器人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将使收入分配问题进一步恶化,并最终导致本轮全球化走向终结。为此,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极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必须重视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分配问题,以抗衡"逆全球化"浪潮,或为下一轮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区域差异与结构变迁:中国1978~2016 [J].
汪晨 ;
万广华 ;
张勋 .
管理世界, 2019, 35 (06) :11-26+194
[2]   资本劳动相对价格、替代弹性与劳动收入份额 [J].
陈登科 ;
陈诗一 .
世界经济, 2018, 41 (12) :73-97
[3]   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份额变化——基于要素替代弹性和偏向技术进步视角 [J].
龚敏 ;
辛明辉 .
学术月刊, 2017, 49 (12) :90-102
[4]   “逆全球化”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笔谈 [J].
佟家栋 ;
谢丹阳 ;
包群 ;
黄群慧 ;
李向阳 ;
刘志彪 ;
金碚 ;
余淼杰 ;
王孝松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6) :5-59
[5]   全球化背景下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分析 [J].
汤毅 ;
罗长远 .
学术研究, 2016, (01) :109-115+178
[6]   国际贸易、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收入分配 [J].
张莉 ;
李捷瑜 ;
徐现祥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2) :409-428
[7]   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80% [J].
万广华 .
国际经济评论, 2011, (06) :99-111+5
[8]   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罗长远 ;
张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4) :65-79+206
[9]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27-41
[10]  
The fading American dream: Trends in absolute income mobility since 1940[J] . Raj Chetty,David Grusky,Maximilian Hell,Nathaniel Hendren,Robert Manduca,Jimmy Narang.Science . 2017 (6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