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晚籼稻品种系谱分析

被引:5
作者
柯苇
陈耀华
机构
[1]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
关键词
品种类型; 广场; 育成品种; 改良品种; 晚稻品种; 衍生品种; 系谱分析; 谱系分析; 白叶枯病; 普通野生稻; 遗传背景; 亲本; 种植面积; 播种面积; 抗稻瘟病; 抗逆性; 水田; 栽培稻; 寒露风; 产量潜力; 良种; 优良品种; 广东;
D O I
10.16768/j.issn.1004-874x.1987.05.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晚稻在我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但从60年代中期以后,产量低于早稻,而且不稳产,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能在育种上注意趋利避害,扬长避短,选育出高产、多抗、质优、稳产的新品种,对提高我省晚稻产量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我省晚稻品种的演变、主要品种系谱分析及其遗传背景作简要介绍,以供晚籼育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14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