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南郊夏季土壤碳排放量的变化研究

被引:7
作者
赵景波
岳应利
张晓龙
刘晓琼
郝玉芬
童心刚
李广文
不详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2]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3]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西安
[4]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5] 西安
关键词
西安南郊; 土壤; CO2; 释放规律; 控制因素;
D O I
10.13866/j.azr.2003.03.010
中图分类号
X511 [气相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根据NaOH溶液吸收CO2 的原理 ,对西安南郊土壤CO2 释放量进行观测 ,并探讨了土壤CO2 释放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资料表明 ,温度升高 ,土壤CO2 释放量增大 ;夏季早晚期土壤CO2 排放量较低 ,夏季中期的月份CO2 排放量较高 ;农田玉米地CO2 排放量较低 ,草地和林地CO2 排放量较大 ;与春秋季相比 ,夏季土壤CO2 排放量较大 ;CO2 排放量在一昼夜内具明显的变化规律性 ,这种规律主要是受温度变化控制的。CO2 排放量变化显示 ,深厚黄土层中土壤微生物夜间活动强度大于白天。
引用
收藏
页码:206 / 2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陕甘宁地区气候暖干化趋势分析 [J].
杨新 ;
延军平 .
干旱区研究, 2002, (03) :67-70
[2]   全球气候暖干化对秦岭南北河流径流泥沙的影响研究 [J].
查小春 .
干旱区研究, 2002, (03) :62-66
[3]   沙尘暴发生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J].
赵景波 ;
杜娟 ;
黄春长 .
干旱区研究, 2002, (01) :58-62
[4]   草毡寒冻雏形土CO2释放特征 [J].
张金霞 ;
曹广民 ;
周党卫 ;
赵新全 ;
周兴民 .
生态学报, 2001, (04) :544-549
[5]   碳酸盐岩岩溶作用对大气CO2沉降的贡献 [J].
刘再华 .
中国岩溶, 2000, (04) :3-10
[6]   大针茅典型草原土壤CO2排放规律的研究 [J].
崔骁勇 ;
陈四清 ;
陈佐忠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3) :390-394
[7]   碳酸盐岩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J].
翁金桃 .
地球科学进展, 1995, (02) :154-158
[8]  
土壤生物化学[M]. 农业出版社[美]麦克拉伦(A·D·Mclaren)等,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