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一体化如何影响区内技术差距?——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

被引:2
作者
朱廷珺
林薛栋
机构
[1] 兰州商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 技术差距; 非对称国家; 区域一体化; 资本集聚;
D O I
10.13687/j.cnki.gjjmts.2014.08.004
中图分类号
F119.9 [世界经济地理]; F114.41 [国际经济一体化];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文章依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有资本积累的D-S模型,证明了在封闭和开放条件下技术落后国均可以通过资本积累渠道实现技术赶超。通过FC模型论证了初始资源禀赋不同的国家开展区域一体化会通过资本集聚效应拉大区内各国技术差距。对欧盟和北美自贸区的实证分析,在剔除东西德合并、欧元诞生初期对外围国家的资产价格虚估作用和美国次贷危机因素后证实了这一假说。我国应积极参与区域一体化,吸引区域内资本向国内的相对流入,推动技术赶超。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中国与东亚和欧盟投资、贸易互动效应分析 [J].
邓慧慧 .
国际经贸探索, 2013, 29 (08) :25-35
[2]   欧亚经济共同体对中亚区域一体化影响的研究 [J].
王维然 ;
赵凤莲 .
国际经贸探索, 2012, 28 (10) :68-78
[4]   开放条件下能实现技术赶超吗? [J].
王冬 ;
孔庆峰 .
世界经济研究, 2012, (02) :3-9+87
[5]   产业升级中的本土市场规模效应 [J].
张国胜 ;
胡建军 .
财经科学, 2012, (02) :78-85
[6]   区域贸易协定如何影响FDI选择——基于三国自由资本模型的研究 [J].
陈丽丽 ;
余川 .
世界经济研究, 2011, (07) :75-80+89
[7]   要素、技术能力与技术赶超方式的演变 [J].
生延超 .
财贸研究, 2010, 21 (05) :46-54
[8]   区域经济一体化、FDI与国际生产转移:一个自由资本模型 [J].
鲁晓东 ;
李荣林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4) :1475-1496
[9]   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地区收敛分析 [J].
傅晓霞 ;
吴利学 .
经济研究, 2006, (10) :52-61
[10]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颜鹏飞 ;
王兵 .
经济研究, 2004, (12) :5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