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否必然?——承认理论视角下的一种考察

被引:9
作者
曾向红 [1 ]
辛万翔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
[2] 兰州工业学院
关键词
国际政治理论; 世界国家; 亚历山大·温特; 阿克塞尔·霍纳特; 承认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 [国家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冷战结束以后,西方学术界重新出现了一股研究世界政府或世界国家的热潮。其中,建构主义者亚历山大.温特开创性地将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引入到世界国家的研究中。鉴于德国哲学家阿克塞尔.霍纳特的承认理论构成温特世界国家观的重要理论资源,可以从承认理论的框架下考察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否如温特所说那样不可避免。通过比较温特世界国家观与霍纳特承认理论间的异同后,可以发现两者虽然在"四因说"几乎同构,但前者对后者做了重要的修正。然而,不论是两者之间的同构还是温特对承认理论的修正,都导致他有关"世界国家观的出现是必然的"这一结论无法成立。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84+7 +7-8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霍耐特承认理论研究.[D].胡云峰.复旦大学.2007, 06
[2]   “世界观问题”为什么没有成为问题?——对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反思 [J].
曾向红 .
欧洲研究, 2010, 28 (05) :1-24+159
[3]   “社会病理学”:霍耐特视阈中的社会哲学 [J].
王凤才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5) :15-28+220
[4]   思考世界秩序的不同方式 [J].
罗伯特W考克斯 ;
朱清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 (03) :110-115+159
[5]   国际政治的社会进化:从米尔斯海默到杰维斯 [J].
唐世平 .
当代亚太, 2009, (05) :4-31
[6]   国际关系集体认同形成的欧洲社会心理学视角 [J].
李明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9, (05) :66-73+5
[7]   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 [J].
秦亚青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3) :69-86+205
[8]   论世界国家生成的不可能 [J].
冷晓玲 ;
李开盛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8, (06) :114-122
[9]   原子论是国际政治学的本体?——“社会建构”与“民主和平”的共谋 [J].
石之瑜 ;
殷玮 ;
郭铭杰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 (06) :29-38+4
[10]   世界主义和社群主义——国际关系规范理论两种思想传统及其争鸣 [J].
李开盛 .
现代国际关系, 2006, (12) :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