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基金治理制度的发展趋势

被引:2
作者
封红梅
机构
[1] 重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投资基金治理; 中心委托人缺席; 集体行动困境; 外来监督者; 组织治理市场化;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11.02.043
中图分类号
D91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经济学界和法学界精心设计的投资基金治理制度在现实中遭遇"中心委托人缺席困境"、"持有人集体行动困境"、"监督者激励约束困境",这种困境最终反映的是经济学产权治理理论和法学分权制衡治理理论在面对投资基金这种新型企业形式时解释力不足,投资基金治理应为组织治理和市场治理的统一,投资基金治理制度的新版图也应包括组织治理制度和市场治理制度,且市场治理制度应成为投资基金治理制度的重心。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比较分析——以美、日、德机构投资者为例 [J].
李滨 ;
李宝伟 .
中国行政管理, 2007, (09) :86-89
[2]   论权利制约权力的公司制衡机制 [J].
谭宗宪 ;
陈人康 .
金融与经济, 2005, (06) :16-18
[3]   公共产品的边界 [J].
段一 .
当代财经, 2003, (11) :23-25
[4]  
浅析机构投资者在改进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上)[J]. 董华春.金融法苑. 2003(01)
[5]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 [J].
李炜 .
青年研究, 1999, (01) :44-47
[6]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J].
林毅夫 ;
李周 .
经济研究, 1997, (03) :3-10
[7]   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 [J].
张维迎 .
经济研究, 1996, (09) :3-15+53
[8]  
西方国家权力制约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叶皓著, 2004
[9]  
公司治理结构[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梁能主编, 2000
[10]  
中国涉外经济法律问题新探[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余劲松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