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促腐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55
作者
张电学
韩志卿
李东坡
刘微
高书国
侯东军
常连生
机构
[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系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3] 沈阳
[4]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褐土; 秸秆还田; 促腐条件; 微生物量; 动态变化;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5.0262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冀东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不同促腐条件下玉米秸秆配施化肥直接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量C、N、P动态变化的影响,并讨论了其与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秸秆配施化肥并调节其C/N条件下,施用促腐剂处理作物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C、N、P均表现出高于未施用处理的趋势,并使微生物量N、P达到高峰期的时间提前,对土壤养分调控效果较好.土壤微生物量C、N、P与土壤酶活性在作物各生育期均表现为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的相关性受到施肥制度和作物生长的强烈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903 / 19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CO释放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J].
强学彩 ;
袁红莉 ;
高旺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3) :469-472
[2]   氮磷肥对黑土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J].
王继红 ;
刘景双 ;
于君宝 ;
王金达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1) :35-38
[3]   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季节性变化及其与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关系 [J].
李世清 ;
任书杰 ;
李生秀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1) :18-23
[4]   退化红壤不同植被恢复下土壤微生物量季节动态及其指示意义 [J].
刘满强 ;
胡锋 ;
何园球 ;
李辉信 .
土壤学报, 2003, (06) :937-944
[5]   秸秆预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呼吸活性的影响 [J].
李贵桐 ;
张宝贵 ;
李保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2) :2225-2228
[6]   土壤活性有机质(碳)的内涵和现代分析方法概述 [J].
王晶 ;
解宏图 ;
朱平 ;
李晓云 .
生态学杂志, 2003, (06) :109-112
[7]   土壤磷素微生物作用的研究进展 [J].
黄敏 ;
吴金水 ;
黄巧云 ;
李学垣 .
生态环境, 2003, (03) :366-370
[8]   黄土区地膜覆盖对麦田土壤微生物体碳的影响 [J].
宋秋华 ;
李凤民 ;
刘洪升 ;
王俊 ;
李世清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9) :1512-1516
[9]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分布及其与土壤因子间的关系 [J].
周智彬 ;
李培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8) :1246-1250
[10]   秸秆碳的田间原位分解和微生物量碳的周转特征 [J].
王志明 ;
朱培立 ;
黄东迈 ;
刘海琴 .
土壤学报, 2003, (03) :446-453